美国制造创新的冷思考 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系列解读
本文由知识自动化(zhishipai)授权转载
美国制造创新网络“制造业USA”(或者叫做NNMI),被期待着在美国创新研发与先进制造起到决定未来的作用。通过一个一个制造创新研究院,科研机构的创新技术可以通过企业转化为先进制造产品。而通过联邦政府资金的协助,参与到创新网络的企业也可以在相对较低的风险下生产先进制造产品。这让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与各类创新机构形成密切合作,了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获得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和出口等方面的协助。
然而,实现美国制造创新网络的目标仍存有一些困难。虽然其运行模式,借鉴了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但二者也有十分不同的地方。
例如美国制造创新网络和其设立的制造业创新研究院均不是长期的实体,管理部门均由商务部和牵头研究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兼职完成。而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作为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协会,致力于为企业开发先进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的科研机构,其协会和其旗下的67所研究所均是以实体形式存在。
此外,和弗劳恩霍夫协会专注于解决技术问题不同,制造创新研究院还涉及国防安全、劳动力培训、出口、产品开发、重塑制造业声望等内容,这导致美国创新院的目标过于宏大;而所有创新研究院均有与美国制造创新网络职能相似的委员会,委员人数众多且背景各异,而臃肿庞大。会存在低效交流的可能性。所以,美国制造创新网络这种管理、运营模式的发展效率还有待观察。
除了管理之外,整个首批制造创新网络计划中,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仅为10亿美元(不包括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企业投资等),分5至7年内完成投资。在此之后,各创新研究院需要自负盈亏,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10亿美元相比起美国其它的创新计划,投资不能算多。例如,国家纳米材料计划自2001年成立起共获240亿美元投资,2016年仍然获得14亿美元投资。先进制造产业作为高投入高门槛的行业,而国会对制造业的投资缺口巨大, 因此创新研究院欲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颇有难度。
虽然美国的研究机构有大量的创新成果,但在产业化上亦存有困难。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主任陈刚教授在与笔者交流时指出,联邦政府的科研基金偏重于理论化和理想化的创新项目,对创新项目的实现难度往往不加以更多考虑。目前来看已成立的14所创新研究院中,有为数不少的创新技术仍处在基础研究阶段,何时实现产业化尚不够明朗。
另外就是劳动力大军培养和就业问题。一方面美国工人收入水平在美国社会中属于偏低收入人群,例如,多数一线工人工资周薪在850美元左右,而白领劳动者的平均周薪在1560美元左右。低收入导致一部分从业者远离制造业一线,从而影响了制造创新网络NNMI加速培养先进制造业劳动力的目标。而且其战略报告中提出的“学徒制度”等对制造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缺乏明晰、周密的计划安排及相关薪酬政策。另一方面,美国制造业创新机构的一个典型的特征是面向未来的制造,一般都是面向高技能人才。它对于普通蓝领的劳动力吸收能力并不大,这也是美国制造创新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是牵动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发展计划,其呈现的各种动态、发展趋势和技术进展,值得长期关注。
作者简介
王晓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目前重点研究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能源互联网与能源革命、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