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以太网五大主流协议对比分析
比较目前的五个主流工业以太网协议(Ethernet/IP,PROFINET,POWERLINK,EtherCAT,SERCOSIII),基于技术,实时性,标准化状态及市场方面的战略考量,例如:是否有一个用户组织在持续的进行着协议的开发?该协议是否遵循IEC标准,且是否系统满足硬件实时的需求?
【实时性】
IEEE802.3以太网中存在的用于解决数据碰撞的机制带来了数据传输的延迟,为了达到实时性能,工业以太网协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去避免这种碰撞,对于硬实时,信号传输时间必须精确的按照时间帧来进行,或者他们可以触发一个错误机制。循环时间在数百个毫秒的系统应用对于软件实时是足够的,例如温度控制,而对于数字控制或运动控制应用经常需要其循环周期小于1mS。
【市场占有】
选择何种工业以太网系统进行比较的另一关键因素,是其市场占有情况:IMS和ARC的调研表明,大约四分之三的工业以太网使用Ethernet/IP,PROFINET,或Modbus/TCP,其次为POWERLINK和EtherCAT,这两个系统特别适合硬实时性要求。以下描述中不考虑Modbus/TCP,因其用户组织ODVA已经表明它将被集成到EtherNet/IP网络中。对于SERCOSIII,尽管它的市场份额比较小,但是,它在高速运动控制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系统如何工作】
关于实时的不同方法,其中一个关键的区别在于,不同的工业以太网如何调度并管理数据传输使得网络可以提供实时性,EtherCAT和SERCOSIII的通信采用了集束帧方式:在每个周期,网络向所有的节点发送一个数据报文,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沿环形拓扑结构进行传输,同时采集每个节点的响应数据。相比之下,其他通信协议则使用独立报文给每个节点,而从站也通过独立报文进行应答。各系统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实时性:1、一个主站控制网络上的时隙,在POWERLINK环境,主站授权每个节点独立发送数据,在EtherCAT和SERCOSIII网络,集束帧报文的传输跟随主站的时钟。2、PROFINET IRT使用同步开关控制通信过程。3、EtherNet/IP通过采用CIP Sync同步分发IEEE1588兼容的时钟信息给整个网络。
【PROFINET 通信】
PROFINET(“过程现场网络”)按照对确定性的等级需求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实现方法:PROFINET RT通常用于软实时或没有实时性要求的应用场合,而PROFINET IRT则针对硬实时应用。该技术由SIEMENS和PROFIBUS用户组织PNO的成员公司共同开发,它是基于以太网之上的PROFIBUS DP以及PROFINET I/O的成功应用:指定所有I / O 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参数化,诊断,和网络的布局。为了覆盖不同的性能等级,PROFINET使得各协议和服务可自由采用生产者/消费者原则。高优先级的有效载荷数据通过以太网协议并以以太网帧VLAN的优先次序直接发送,而诊断和配置数据发送使用UDP/ IP。这使系统实现循环周期时间约10毫秒的I/O应用。对于时钟同步周期时间要求低于毫秒及运动控制应用,则提供PROFINET IRT,它实现了一个分时复用的硬件同步开关-所谓的动态帧包装(DFP),为用户提供一个新的PROFINET循环时间的优化设计并于2009年发布此特性。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了解>>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