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OFweek工控网
> 正文
高盛感叹:中国的新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太高了
2016-04-26 08:17
木中君
关注
此外,高盛还指出,自动化并不是进度越快越好,自动化程度过高反而可能损害生产效率:
根据国际工程协会对大众汽车自动化战略的一份报告,在高尔夫A5汽车德国一条生产线上的某些环节中,限制一些自动化的使用,增加人工反而利于提升效率。因为,自动化设备太多就需要增加人手来维护这些设备,这会抵消原来节约下的成本。
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某些环节,熟练工人的瑕疵率低高于机器人,因为高度复杂的自动化系统出问题的几率也大。即使在新兴市场国家,比如中国,过度自动化也可能有损生产效率,因国内集成生产系统尚不成熟,且缺乏合格的维修人员。
中国媒体报道,在大力推广机器人换人的浙江省,一些企业的日本产机器人出现问题后,工厂需要等两个星期,才能有日本工程师抵达来修复。
并且,如果装备了不合适的机器人,可能损害工厂的灵活性。当下多数机器人擅长高效的干单一工作,灵活性有限,很多企业也是以此理由认为不应该搞自动化。比如机器手,如果只有两根手指,那么它能抓起东西体型可能是固定的,如果要抓其他物件的话,这只机器手可能要更加昂贵,更加复杂,效率也会降低。
中国劳工成本增速全球领先:
高盛预计在2020年中劳工成本将超过机器人: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了解>>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