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作为亚洲大陆乃至全球的两名“巨人”,中国和印度在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人口条件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综合来看,中国在发展基础上占有总体优势,但印度也具备差异化的优势。未来中印双方在改善贸易不平衡、取消贸易保护主义和形成更为合理的贸易互补结构等方面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一带一路”契机
中印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是两国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础。1995-2015年的20年间,中印两国的贸易额从最初的12亿美元增长到717亿美元。目前印度位列中国的前十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为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印度贸易存在一定互补优势,中国主要从印度进口初级原料,包括纺织原料、贱金属及其制品、珠宝、贵金属、矿产品等,而同时向印度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金属制品等制造业产品。
然而,近年来中印贸易不平衡现象愈演愈烈,印方赤字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印度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34亿美元,进口额达583亿美元,逆差创下449亿美元的历史记录。当前中印贸易不平衡不仅对印度的经济产生影响,而且也不利于中印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未来中印双方在改善贸易不平衡、取消贸易保护主义和形成更为合理的贸易互补结构等方面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也受到世界主要国家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印度作为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同样也是“一带一路”的枢纽大国。“一带一路”最主要的成分是政策合作、互通互联、贸易与投资、人与人联系以及融资发展,有助于实现全亚洲更深更广的互通互联、优势互补,将成为地区国家合作与团结的象征。因此“一带一路”的展开对印度来说是一次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机会。“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就是“贯通”,即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推进中国与邻国的互联互通,恰好与印度的发展需求准确对接。所以,在目前经济发展急缺扎实的基础设施底子的前提下,印度对“一带一路”最大的希望,是将其作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契机。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尽管中印在国际舞台上面临多方面的竞争,但另一方面,中印两国在众多传统及非传统安全领域仍有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利益需求。中印两国作为两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都是“金砖国家”成员,两国不仅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以及能源安全等领域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而且在维护亚太地区稳定、推动建立合理的经济秩序以及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等重大问题上都有着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努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