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消费并未减少 为什么关闭的工厂却越来越多?
为什么在我们“买买买”的节日越来越多,购物消费没见减少的情况下,外资在中国关闭工厂、减少产能的情况却越来越常见?我们梳理了几个因素,这些可能是导致他们把制造搬离中国的真正原因。
近日,阿迪达斯宣布将在德国开设Speedfactory,运用智能机器人制造运动鞋。而在前不久,在投资者会议上,阿迪达斯决定将逐步减少在中国的产能,将制造工厂转移到东南亚——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国家。
这不是跨国公司第一次宣布在中国关闭工厂或者减少产能了。在今年8月前后,食品巨头亿滋(原卡夫)宣布,为了优化供应链将关闭上海工厂。这是亿滋在中国的7个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饼干。在2014年的高峰期,年产量能达到3万吨。而到了今年8月原来工厂的4条生产线只剩下1条,几乎处于停工状态。
生产线缩减的还有雀巢位于东莞的咖啡厂。从今年1月份开始,价值达数千万元的数百吨咖啡被送去垃圾焚烧发电厂销毁。据了解,销毁的部分咖啡还有近半年保质期。雀巢中国官方回应的原因是,销毁库存,以保持产品新鲜度。但从2013年起,这家工厂的开工时间已经在波动中不断压缩了。
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
在各项成本当中,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最为显著。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指的是年主营收入大于2000万的工业企业或者国有工业企业)劳动者报酬增速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速度达到11.4%,比同期劳动生产率(人均增加值)增速5%高出一倍多。这个数字得到了国外机构的验证:
为什么涨幅会这么快呢?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制造业工人报酬低,社会福利差。随着工人对自身权益的觉醒和国家对劳动者保护的增强,工资增幅比较大。去年4月,承担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品牌鞋类产品代工的裕元鞋厂,因为工人社保纠纷而停工了。这场风波以鞋厂补缴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并提高工人补贴结束。
另外,因为人口老龄化,第三行业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相关职业机会,愿意进制造业工厂工作的年轻人数量上和比例上都变少了。不少制造工厂都抱怨:在中国比东南亚更难招到工人。
除了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地价等都纷纷上涨。另外,近年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减少,国家在环保政策方面的逐渐收紧,这些带来的成本上涨,都使得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吸引力降低。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1月3日立即申请>> 2020长江商学院智造行业创新创业沙龙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