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面临工业化升级 市场有望达到4.2万亿元
农业困境的原因,我们认为是传统农业框架的束缚所致。首先,传统农业提倡小农经济。如此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农户限于边际成本问题难以推行机械设备的运用,农业经营成本高,不仅束缚了农村劳动力而且规模非经济,生产效率低下,粮食产出和自给率也不会得到有效改善。其次,分散化经营是传统农业的又一弊端,最大的问题体现在政府对其治理和监管的难度大,农户非法经营的机会成本降低,进而导致粮食安全问题难以根除。
审视近一年的政策落实情况,至少已经有四条强调土地确权和流转,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的颁布,虽提及的是加快农垦现代农业的推进,但其必要前提就是农地集中化经营。因此我们认为,今时不同往日,农业工业化的春风必将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滋润大地,主题投资方向长情于此。
农业问题是一个时间跨度较长的议题。市场对农业前景的预期在政策的频繁颁布下逐渐麻木,在年末这样一个农业利好政策密集的阶段,也难以调动更多的热情。市场认为,政府的惠农政策和计划措施对农业的边际改善已经有所削弱。
但理性地回顾近一年的情况来看,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是没有降低的,反而政策要点已经触及问题的实质。三农问题难以得到切实解决,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工业化实现程度较低,更进一步,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则是土地流转受限,农业分散经营的格局仍未打破。
农业工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
7%的土地养活世界20%的人,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是农业强国的标签。事实上,中国粮食自给率不足90%,粮食进口成为满足需求的必要途径。近三年来,中国耕地总面积一直维持在20.3亿亩左右,粮食产出效率的微弱增速远赶不上净进口增速,粮食自给率低下的问题愈发紧张。
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面临的又一问题。“十二五”曾提出保障粮食安全是首要目标,李克强总理也曾多次强调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但对外高度依存问题依旧没有趋缓。
农业问题的解决,我们认为重点在于传统农业的升级,整合零散农地,规模化、信息化运营,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农业产出效率,还可以降低政府监管成本,而这些均是农业工业化的应有之义。
农业工业化规模有望高达4.2万亿元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了解>>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