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江:中国钢铁行业要向服务转型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徐乐江在中钢协四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阐释了我国钢铁行业向服务转型的一些思考。
徐乐江强调,外部环境迫使钢铁行业由制造为中心向服务为重心转移。我们为什么要向服务转型这是由行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决定的。从外部来看:第一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终结,钢铁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低劳动力成本将不复存在。第二是环境的高负荷对钢铁制造业的压迫,钢铁制造的环境成本越来越难以外部化。第三是宏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钢铁需求强度将会降低,同时对服务的需求会上升。
徐乐江指出,行业内部环境也要求实施服务转型。从行业内部来看:第一是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常态,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富余生产能力可以转向满足个性化需求和高层次需求。第二是钢铁行业同质化的产品竞争日趋加剧,任何一个企业企图以产品独步天下的时代已经终结,需要有企业率先创新竞争方式。第三是中国钢铁全行业的产品结构、技术水平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有了较大提高,已经初步具备向服务转型的条件。第四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硬实力”已基本发挥殆尽,但服务转型所需的“软”实力发挥空间较大。
徐乐江指出,钢铁行业面向新兴产业的挑战也要求服务转型。首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将使钢铁企业的服务对象发生根本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区别不仅在于产业形态的不同,更在于对服务需求的不同;其次是新工业革命对钢铁材料新的挑战。智能制造、互联制造、绿色制造、定制制造等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象征,钢铁作为基础材料行业必须适应新科技革命对材料需求的颠覆性变革,这不仅要求我们加快由钢铁到材料的转型,也要求我们加快制造的服务化转型,因为新工业革命将终结同质化大规模批量制造时代,服务将渗透到钢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徐乐江指出,中国钢铁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必须先强化服务能力。国际化是中国钢铁行业未来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制造的服务化是实现中国钢铁业走向世界的前提。当今世界优秀跨国公司阵营已经很难找到纯制造型企业,相反综合服务型企业在这个阵营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中国钢铁企业要成为国际化企业不是简单的在海外销售钢材,也不是简单地建设海外钢铁制造基地,更多的是服务能力的国际化。只有在国内先实现了服务转型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钢铁行业跨国公司。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12点击了解>> OFweek产业研究院-2019超快激光器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建议报告
-
12月13日立即申请>> 中国(合肥·肥东)AIoT企业家政企座谈会
-
12月13日立即报名>> 2019中国(合肥·肥东)AIoT产业发展论坛
-
即日-12.14立即下载>> 戴尔科技智能制造精准白皮书限时下载
-
12月26日立即预约>> 【润欣科技在线直播】探索5G时代的WiFi6应用
-
即日-1.13立即下载>> 德国康佳特嵌入式技术应用案例白皮书限时下载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