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应用趋向多元发展
导读: 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机械加工行业、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打磨抛光、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诸多领域中。
当前,上海、安徽、广州、沈阳等 20多个省市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推进发展,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企业数量超过800个。机器人无疑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
工业机器人应用遍及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与金属制品等领域。工信部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机器人产业研究室副主任卢月品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近年来的整合与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态势愈发强劲,专业化分工的特点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品功能不断拓展。
我国成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早在2013年,我国就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13年我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到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6.4%,而中国增势最为迅猛,达55%。
尽管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从机器人密度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据了解,2014年,我国机器人密度(平均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只有36,约为全球平均水平(62)的一半,与2014年韩国478、德国292的机器人密度,差距更大。
“这两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处于国家政策红利、工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人口红利减弱、市场需求增长的机遇叠加期,工业机器人市场得到了平稳快速增长。”广州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林国志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6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全年累计销售29144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16.8%。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30.9%。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机器人密度达到150以上。“伴随着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都将大幅增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说。
机器人结构升级有序推进
传统关节机器人(即机械手臂机器人)需要三类核心零部件:高精密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其中,高精密减速机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也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相对复杂的多关节机器人一直是我国机器人企业的痛点。
具体来看,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
可喜的是,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功能更多元化,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态势愈发强劲,专业化分工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当前,国内已经形成了沈阳新松、广州启帆、安徽埃夫特、南京埃斯顿等一批工业机器人骨干企业,同时,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机构,也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持续增长,销量首次超过万台,为11756台,同比增长92.7%,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70%,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40.4%,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宋晓刚分析说,以多关节机器人为代表的六轴机器人占比的上升,表明国产机器人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正在有序推进。
“近几年,很多工业机器人企业通过自身的投入研发、联合攻关,都有了很大的技术提升。”林国志告诉记者,虽然部分关键零部件与国外仍存在差距,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能满足大部分企业的用工需求。与此同时,通过使用工业机器人参与制造,一方面能解决低端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能缩小高端制造业差距,也将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逐步进入制造业的高端环节。
机器人应用趋向多元发展
2016年,国产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成为一大亮点。统计显示,国产机器人首要应用领域依然集中在搬运与上下料,但服务的行业已经覆盖到了国民经济34个行业大类、91个行业中类,家具、服装、烟草等消费品制造行业的机器人消费量均实现了成倍增长。
“这进一步表现出,我国完备的制造业门类,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宋晓刚分析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过去三年中国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今年这一趋势也有望延续,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机器人产能还将成倍增长。
如今,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机械加工行业、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打磨抛光、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诸多领域中。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机器人功能更多元化,机器人销售结构正在改善,总体上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年均增速远高于全国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速。”卢月品认为,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正处于爆发期,未来的发力点必须根据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特点,选择细分市场推出一些性价比高的产品。
这一观点与宋晓刚不谋而合。宋晓刚表示,工业机器人的传统应用领域是汽车,国际上几大巨头机器人企业的产品都主要应用在汽车领域,他们没有中国这么全面和细分的制造业门类,他们也不可能熟悉这么多工艺流程,“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此,未来,我们需要一大批了解机器人性能、熟悉细分行业工艺的系统集成商,这是国产品牌可以发力、赶超的方向”。
- MiR机器人进军中国市场 引爆工业自动化领域 2018-03-08
- AICRobo工业自主搬运机器人首测:助力工业自动化降本提效 2017-10-26
- 苏州穿山甲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亮相OFweek 2017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在线展 2017-08-28
- 辉科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亮相OFweek 2017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在线展 2017-08-28
- 伊娃机器人隆重亮相OFweek 2017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在线展 2017-08-26
图片新闻
更多>>- 5月16日 OFweek2018(第四届)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在线展会 立即报名>>
- 5月17日 2018消费电子自动化测试研讨会昆山站 参会有礼 >>
-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
- 6月27日 OFweek2018中国激光加工及智能制造技术研讨会•北京站 立即登记>>
- 8月31日 OFweek(第二届)AI+机器人论坛 抢免费票>>
- 精彩回顾 【OFweek全程直播】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查看回顾
- 机械
- 自动化
- 单片机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