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六方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导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密切跟踪全球产业变革的新动向,着眼于破除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一是突破智能化关键技术。二是扩大国内市场应用。三是进一步完善认证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按照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战略部署,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印发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等6个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为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印发实施了《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有力推进了相关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提振了骨干企业发展信心。
一、轨道交通重大装备核心技术多点突破
一是我国高铁装备自主化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支持中国标准动车组及高铁关键装备研发试验工程、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关键技术产业化建设,两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下线,并在大西线的试验考核中,最高试验时速达到385公里,高速动车组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实现了完全自主化,中国标准覆盖了动车组主要标准的84%,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在重庆4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示范应用,信号系统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系统设计、产品制造、工程实施和应用维护能力显著增强,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现进口替代。中车长客公司现代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关键技术自主化开发及整车集成应用、中车株洲机车公司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城际动车组产业化等项目,自主发展多种制式轨道交通车辆系统,填补国内空白,满足了轨道交通市场多样化的新要求。
二、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不断优化提升
一是坚持标准支撑、质量先行。建立了上海、广州、重庆、沈阳4个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以及北京、芜湖2个公共服务平台。以此为依托,协调国标委成立了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协调认监委建立了机器人产品联盟认证制度。目前,我国首个机器人权威认证标识(CR)已获正式批准。
二是坚持科技引领、重点突破。大力支持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和产业化。目前,苏州绿的公司谐波减速器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埃斯顿、广州数控、新时达生产的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已在机器人整机中大规模应用。
三是坚持示范应用、扩大内需。着力推进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示范应用,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海尔、迈赫、澳柯玛等龙头企业大量采购应用了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帮助整机企业加快技术积累,有力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三、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产业化加速超越
一是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实现技术和规模双重突破。比亚迪“三擎”动力插混系统全面搭载于高端混合动力车型,市场销量居同类车型全国第一,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位列全球企业首位。上海电驱动AMT总成系统2015年实现配套8000辆,占国内插电式商用车市场的30%。
二是先进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自主化、规模化取得显著成效。万向集团等企业高能量密度电池取得实质性进展,精进电动科技公司高功率油冷双电机机电耦合系统开发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批量进入国内外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
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效应显现,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一批整车控制系统、轻量化材料和结构、电机、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化项目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创新发展,产业形态趋于完善,整车产销量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规模处于国际前列。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度增长,比上年增长4倍以上,位列全球第一。
四是放宽准入,产业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实施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成效逐步显现。北汽新能源、杭州长江汽车、北京长城华冠等一批研发实力突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相关技术领域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兴企业加大投入,积极申请,增强了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 工业4.0模式突袭,机器人密集电子制造业 2018-03-22
- “机器人+”推进制造业智能升级 2018-01-19
-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7-12-01
- 浙江省率先出台“机器人+”行动计划 主战场在制造业 2017-08-21
- 台达SCARA工业机器人助力电子制造业机器换人 2017-06-12
图片新闻
更多>>- 5月16日 OFweek2018(第四届)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在线展会 立即报名>>
- 5月17日 2018消费电子自动化测试研讨会昆山站 参会有礼 >>
- 5月30日 OFweek2018中国高科技产业投融资论坛暨项目路演会 立即报名>>
- 6月27日 OFweek2018中国激光加工及智能制造技术研讨会•北京站 立即登记>>
- 8月31日 OFweek(第二届)AI+机器人论坛 抢免费票>>
- 精彩回顾 【OFweek全程直播】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查看回顾
- 机械
- 自动化
- 单片机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